探访青海大通“8·18”山洪灾害安置点:后半年分批交钥匙、入住
图为青山乡青山村、沙岱村集中搬迁安置项目。 张添福 摄
中新网青海大通7月7日电 题:探访青海大通“8·18”山洪灾害安置点:后半年分批交钥匙、入住
作者 张添福 马蕊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22年8月18日,青海省大通县发生“8·18”山洪灾害。时隔近一年,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大通县“8·18”山洪灾害集中搬迁安置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项目。
作为业主代表,大通县青山乡沙岱村村民李成海,对位于大通县城关镇柳树庄村的青山乡青山村、沙岱村集中搬迁安置项目颇为牵挂。
青山村、沙岱村是大通县“8·18”山洪灾害受灾最为严重的村落。上述项目将搬迁安置两村468户,新建6层至9层住宅楼16栋,均加装电梯,分120平方米、100平方米、80平方米三种户型,配套建设村委会、卫生室、文化活动室、老年之家、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。
“我们搬迁到这里后,离学校、医院和县城距离都很近,购物、上学、打工都很方便,而且相对安静。”李成海四世同堂,所以选择120平方米的住房。
图为大通县青山乡沙岱村村民李成海在样板房内。 张添福 摄
经过去年那场山洪灾害后,李成海位于沙岱村的老家,仅剩下几间危房,而经营多年的建筑设备多被冲毁。
“现在很多村民投靠亲友,或者租房居住,也有租房补贴。”李成海说,“我们大家都希望早点搬进新家。”
记者在青山乡青山村、沙岱村集中搬迁安置项目工地看到,住宅楼主体已封顶,正在进行装饰装修;地下车库工程正在进行梁板柱浇筑。该项目已完成70%的建设内容,计划后半年分批交钥匙、入住。
大通县青山乡龙卧村村民王成有今年53岁,前些年外出打工,上有老、下有小的他,总是放心不下家里。
“如今讯息很灵通,经常看见滑坡、泥石流等灾害的视频。”王成有说,“我在外打工,也经常担心家里的安全。因为我的家靠近山根,家后面是约三层楼高的土坎。”
记者从大通县获悉,"8.18"山洪灾害发生后,县委县政府深刻汲取灾害教训,举一反三,组织省级技术专家对各乡镇、村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致灾河沟道全面排查评估。
之后,王成有一家被纳入该县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范围,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。
“以前,老祖辈咋住,我们就咋住。”王成有说,“刚开始让我们搬迁,我其实也有点不想搬,毕竟我们住了好几辈子,几代人才经营成一个家。”
但反复琢磨,王成有决定统规自建。
记者在王成有新家的建设工地上看到,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房屋,主体早已完工,泥瓦工出身的王成有,自己动手给房屋墙面抹灰,“自己动手,不仅能节省钱,质量也没得说。”
“政府给我们统规自建的每户补助16.5万元,这足够建房。”王成有对记者说,“另外我自己再添一点,用来装修和买家具。”
再过几天,王成有计划在新房里铺设地暖管,“以前家里用烧煤炭用炉子取暖,现在我们能用天然气取暖,家里会干净很多。”
图为大通县青山乡龙卧村村民王成有在自建房屋内抹墙。 张添福 摄
“我们计划今年全家搬进新家里。”王成有笑着憧憬未来的生活。
在青山乡,除了龙卧村的117户,还有贺家庄村138户、利顺村46户共301户将统规自建。
记者从大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,该局组织自建房民众召开质量安全及技术交底培训会,增强村民自建房的质量和安全意识;组织监理、测绘院对村名自建房质量安全进行指导管理,加强施工过程中重要施工节点(基础、主体、顶板浇筑)、标高、质量等指导检查,确保自建房建设质量安全。(完)
X 关闭
- 太阳能